近日,公司举办了一场以《有效的经营者》为主题的专题学习研讨活动。通过此次深入的学习与研讨,员工们对有效创新、高效资源整合、价值最大化创造及共享机制等核心经营理念有了更为深刻而清晰的认识。公司始终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员工经营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不断推动知识体系的更新迭代,以更加敏锐和前瞻性的洞察力,从容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为公司的稳健前行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接下来,我们将精心挑选并分享部分学习感悟与心得,以期共同启迪智慧,携手前行。
许昌售电公司 杜晓东
《有效经营者》是宋志平个人经验的系统梳理,更是他对“经营者先于管理者”理念的深度诠释,为寻求突破与转型升级的人提供了一份宝贵的行动指南。
拿到这本书,一共才300余页,涉及企业经营的五项任务。宋先生的经验值得学习,特别是关于企业并购、上市等资源整合的操作,以及宋先生的前瞻能力令人佩服。
他写到:“经营是做正确的事,眼睛向外,要在不确定环境下做出正确的选择,目标是提高效益;而管理是正确地做事,眼睛向内,处理好人、机、物、料的关系,目的是提高效率。”
他打的比方更是说明问题,他又写到:经营是开源,要多赚钱,向市场挣“三桶水”。管理是节流,要少花钱,干毛巾也要拧出“三滴水”。
但管理的勤奋无法弥补经营的不当!明明经营决策出了问题,过度抓管理,与事无补。
事实的确是,很多老板公司经营业绩下滑时去抓考勤,去找员工的工作态度,而忘记去找市场要成绩。
在此书中,宋先生的关键重点不是讲管理,而是讲企业如何向市场要绩效。
他提出有效经营者的五项核心任务,如同五把钥匙,逐一解锁企业持续成长的秘密。
在本书中他提出了有效经营者的五项任务,即正确选择、有效创新、资源整合、创造价值、共享机制,每一任务他都进行了详细论述。
正确选择:战略为王
书中,宋总讲述了他执掌北新建材的故事,面对企业困境如何做出的战略调整。
明确提出公司层战略高于业务层战略,一下子理清了我们经营者的思路。
公司层战略包括目标战略、发展战略、创新战略、竞争战略和人才战略。想要把公司层战略梳理清楚,企业高层决策团队必须自己先明确企业做什么与不做什么,明确做出取舍。
企业里有思想有见地的员工越来越多,他们也是怀揣梦想和追求的人,如果企业领导人团队是随遇而安的思想,和“踩着西瓜皮,碰大运”的作为,会令优秀的人才流失,企业也只会昙花一现。
所以,当今做企业,一定是战略为王。
有效创新:企业的生命之源
谈及创新,宋总在书中通过中国建材的实例,阐述了“集成创新”与“持续创新”的重要性。在整合水泥产业过程中,他不仅注重技术创新,更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实现了行业的重组整合,将一个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的行业转变为有序发展的新生态。
这一系列操作,生动展示了创新如何成为企业跨越发展鸿沟的桥梁。给我们提供了商业模式创新的案例。
资源整合:协同共赢的艺术
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是宋总在多个企业成功实践的关键。这一点,让我充分理解了一位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如何有效做到将资源放大为成果。
创造价值:企业的终极目标
宋总认为,企业的本质在于创造价值,无论是对股东、员工还是社会。
书中,他以一系列财务指标的显著改善为例,证明了价值创造的成效。同时,他也强调了长期主义的价值观,鼓励企业追求可持续增长,而非短期利润最大化。
共享机制:激发团队潜能
在企业治理结构上,宋总倡导建立共享机制,让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翁。通过股权激励、超额利润分享等措施,他在所领导的企业中构建了公平、透明的利益分配机制,极大激发了团队的积极性与创造力,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团队基础。
之前有朋友给我说,说那些学稻盛和夫的企业都不是很成功。我看了宋总他的实际做法,以及创造价值和共享机制的书中观点,我突然有些明白那些企业为何不成功。
有些人所谓追求社会价值,口头上表达的员工共享机制,有可能是为了达到赚钱的目的,并没有像宋总这样去实践,去落地。所以他们不成功。
许昌售电公司—市场开发部 王许萌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成为一名有效的经营者显得尤为重要。宋志平先生的《有效的经营者》一书,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和实用的策略,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本文将围绕该书的核心内容,分享我的读书心得。
经营与管理的区别:
书中强调了“经营”与“管理”的区别,指出管理是正确地做事,而经营则是做正确的事。这一观点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启示。管理关注的是效率和秩序,而经营则侧重于市场的选择和创新。宋志平先生通过柯达、摩托罗拉、诺基亚等案例,生动地阐述了即使管理得当,但如果经营方向错误,企业依然可能面临失败的命运。
从管理者到经营者的转变:
宋志平先生提出,企业领导者需要从管理者转变为经营者,并进一步提升为有效的经营者。这一转变要求领导者不仅要关注内部管理,还要积极走向市场,思考行业变化和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书中提到的“四大主义、四大核心、四支队伍、四大风险、五大任务、十大能力”构成了有效经营者的框架,为企业的领导者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阅读这本书后,我深刻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宋志平先生不仅分享了他的管理理论,还结合了他在企业实践中的宝贵经验。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得书中的内容更加贴近实际,易于理解和应用。特别是他提出的“正确选择、有效创新、资源整合、价值创造、共享机制”五大任务,为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找到发展方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作者强调战略思维的重要性,主张经营者应具备前瞻性的眼光和系统性的思考,以应对市场变化和不确定性,从而实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如何成为一名有效的经营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会眼睛向外,把外做市场和内做管理结合起来,做到有效的平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四方友,与公司一道成长向前。
许昌售电公司—综合服务部 孙鑫鑫
最近读了宋志平先生的《有效的经营者》,受益匪浅。这本书不仅让我对经营管理有了更深的理解,还给我带来了许多实际操作上的启发。特别是书中关于“资源整合”和“创造价值”的部分,让我感触颇深。
资源整合:把零散的东西变成有用的整体
资源整合听起来可能有些抽象,但其实很简单。简单来说,就是把手上有限的资源(比如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用得更好,让它们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宋志平先生在书中举了很多例子,让我明白了这一点。
比如,有一家小公司,资金有限,但通过与其他公司的合作,共享资源,不仅节省了成本,还扩大了业务范围。再比如,一家制造企业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系统,实现了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减少了人为错误。这些例子告诉我们,资源整合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通过巧妙的组合和优化,实现1+1>2的效果。
创造价值:不只是满足需求,还要引领需求
创造价值是每个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宋志平先生在书中强调,真正有价值的企业不仅要满足现有的市场需求,还要能够预见和引领未来的需求。这意味着企业不能只是被动地跟随市场,而要主动出击,不断创新。
书中有一个很生动的例子,讲的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这家公司通过对用户行为数据的分析,发现了很多潜在的需求,于是迅速推出了新的服务产品。这些新产品不仅解决了用户的实际问题,还为企业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更重要的是,这家公司还不断探索新技术,比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阅读《有效的经营者》,我深刻体会到了资源整合和创造价值的重要性。资源整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手头的资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创造价值则能让我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
作为未来的经营者,我们要学会如何把手中的资源用好,同时也要有前瞻性的思维,不断创新,满足甚至引领市场的需求。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